为什么买的数量越多,得到的折扣反而低了?
一个月前分析了公司的某些数据,得到下面的结果:
QTY1有效数量:328907,平均折扣率为:0.199117
QTY2有效数量:328894,平均折扣率为:0.116905
QTY3有效数量:328893,平均折扣率为:0.104165
QTY4有效数量:328886,平均折扣率为:0.095405
QTY5有效数量:316263,平均折扣率为:0.084468
第一眼看去似乎我程序算法有问题,按照常识来说,买的越多折扣应越大才对,不过从结果看来,买的越多折扣反而越少,为什么呢?
简化一下模型:
假设某产品成本1元,标准单价2元。
按常识来说,折扣应该是下面那样子:
数 量 | 折 扣 | 实际单价 | 利 润 |
---|---|---|---|
10 | 90% | 1.8 | 8 |
100 | 80% | 1.6 | 60 |
1000 | 70% | 1.4 | 400 |
这样看上去很“合理”(下面会解释所谓的“合理”),买家买的多,折扣大,卖家赚的也多了。
但实际呢?
10个的利润率:8/10=80%
100个的利润率:60/100=60%
1000个的利润率:400/1000=40%
也就是说,随着数量的增多,卖家的利润率反而变少了!(不知道会不会有某一个临界点出现0利润或者负利润)
按照计算结果简化模型后:
| 数 量 | 折 扣 | 实际单价 | 利 润| | ————- | ————- | —- | —- | | 10 | 70% | 1.4 | 4| | 100 | 80% | 1.6 | 60| | 1000 | 90% | 1.8 | 800|
利润率分别是:40%、60%、80%,这才真正符合一个企业的利益!卖的多赚的多。
那么,假设我需要100个,我每次买10个,分10次买,会便宜吗?
单从价格看,1.41010 = 140 < 160,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,加上人工、运费成本后,最终价格绝对大于160。
为什么一个很简单的数学计算问题,我却单独记录下来呢?原因就是我最开始对计算数据产生了怀疑,进而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看待某事物角度的问题。
最初的时候,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,觉得“我买的多了,折扣就应该多!而且我买的多了你(生产者)赚的不也更多了么。”看见结果折扣率不升反降,自然按照我脑子中的“常识”,这结果是错误的。
计算后发现,如果按照我的“合理的常识”,估计商家(生产者)都要哭了吧~ 所以,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怀疑,就去证实它。
换个角度,很多困惑的问题就有解了。
“常识”很有可能是错的!